南海的浪涛里总不缺不速之客。8月初,四艘印度军舰悄然出现在黄岩岛附近,与菲律宾海军搞起了联合演习。这场动作不大不小的军事互动,恰好卡在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访印前夕,让人不得不琢磨其中的门道。
一、时间巧合里的政治算计
8月3日,印度海军的“德里”号导弹驱逐舰、“基尔坦”号护卫舰、“沙克蒂”号补给舰,加上“INS Sandhayak”号测量舰,与菲律宾的“何塞·黎刹”号、“米格尔·马尔瓦尔”号护卫舰会合,在南海展开了为期两天的联合巡逻。而马科斯8月4日就从马尼拉起飞,开启对印度的五天国事访问——这是2007年以来菲律宾总统首次访印,恰逢两国建交75周年。
印度军舰7月30日就抵菲待命,显然是早有安排。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在“沙克蒂”号的招待会上宣称,这是“民主国家的团结信号”,要彰显对“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”的承诺。但明眼人都清楚,这场演习更像是给马科斯访印铺路,毕竟双方计划签署至少六项协议,海上合作正是重头戏。
展开剩余74%马科斯、莫迪(资料图)
二、看似热闹的“纸面阵容”
印度这次派的舰只听起来唬人:“德里”号是主力驱逐舰,“基尔坦”号主打反潜,“沙克蒂”号负责远洋补给。但细究起来,“INS Sandhayak”号测量舰受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限制,根本没敢进南海核心区,只能在外围打转。菲律宾的两艘护卫舰虽是近年新舰,可在南海的力量格局里,实在不够看。
演习过程堪称“平静”,布劳纳称“没遇到任何意外”。但巧合的是,中国南部战区同期在南海开展例行巡航,菲印最终把活动范围缩到了菲律宾所谓的“专属经济区”,离黄岩岛远远的。与其说是联合巡逻,不如说是在自家门口象征性地晃了晃。
三、各打各的算盘
菲律宾这几年总爱拉着域外势力搞事,从美国、日本到法国、加拿大,这次找上印度,无非是想给南海问题“加戏”。他们想借外部势力壮胆,把南海炒成国际热点,这样既能凸显自身“战略价值”,又能转移国内视线。毕竟马科斯访印前说要争取“更实惠的药品”“粮食安全”,可这些民生承诺不好兑现,不如靠军演刷点存在感。
菲律宾海军副司令和印度海军东部舰队司令(资料图)
印度的心思更复杂。2022年他们卖给菲律宾3.75亿美元的“布拉莫斯”导弹,这是印度军工出口的大单子。这次演习,说穿了是给自家武器打广告,说不定还想推销“光辉”战斗机。更重要的是,莫迪政府正被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敲得头疼——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25%关税,美印贸易谈判陷入僵局。这时候在南海凑个热闹,既能讨好美国,又能在国内秀“强硬”,简直是两全其美的算计。
可印度也没傻到真为菲律宾出头。他们一边派舰闯南海,一边又让外长放话“中印是发展伙伴”,还撤销了对中国公民的签证限制。这种两面手法,说白了就是想在大国间找平衡,真要跟中国硬碰硬,他们还没那个底气。
四、中方态度:看穿把戏,保持戒备
中国南部战区早就放了话:“任何搅局南海的军事活动尽在掌握。”言下之意,菲印那点小动作,根本逃不过解放军的眼睛。外交部也早敲打过菲律宾,别拉着外人在南海挑事,可他们偏不听,总觉得找几个“靠山”就能占便宜。
马科斯(资料图)
其实菲律宾该明白,这些域外国家不过是把它当棋子。印度想卖武器赚钱,美国想借南海牵制中国,谁会真为菲律宾的利益拼命?这次演习缩在菲近海,就是最好的证明——真到了关键时候,谁都不想引火烧身。
五、“弱弱联手”掀不起大浪
说到底,菲印这次合作就是场“政治秀”。菲律宾缺实力,印度缺魄力,双方各取所需却都不敢越界。印度虽有两艘航母,可在南海长期折腾根本不现实;菲律宾的海军家底,连自家近海都护不全。他们签再多协议,搞再多演习,也改变不了南海的力量格局。
马科斯访印或许能签一堆文件,印菲军事合作可能还会继续,但这些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:南海的事,终究得靠地区国家自己解决。拉外人来搅局,只会把水越搅越浑,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。中国军队在南海的常态化存在,就是最明确的态度——想在这儿耍花样,先掂量掂量分量。
发布于:江苏省盛达优配-深圳股票配资-股票配资股票-配资平台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